让红山文化走进童年——《古国之首牛河梁》新书发布会在辽宁考古博物馆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08    来源:辽宁经济网

  2025年11月8日上午,深秋的辽宁考古博物馆内暖意融融,一场跨越五千年的“文明对话”在此拉开帷幕——由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以下简称“辽少社”)主办的《古国之首牛河梁》新书发布会隆重举行。发布会上,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领导、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领导、辽少社领导、作者团队、媒体朋友以及20余名小读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国内首套权威大考古学家写给孩子的红山文化普及精品读物的诞生,让深埋地下的古国文明借由书页,真正走进孩子心中。

微信图片_20251108130711.jpg

微信图片_20251108130719.jpg

微信图片_20251108130731.jpg

  发布会伊始,辽少社社长兼总编辑胡运江详细讲述了图书的创作初心和历程,揭开背后的“匠心密码”,深入解读创作理念和出版意义。在作家“创作心路分享”环节,儿童文学作家董恒波讲述了创作中的感动与挑战,为了做好这套给孩子的考古书,我们用了3年时间打磨,编创团队先后奔赴牛河梁遗址、东山嘴遗址、赤峰红山后遗址等实地考察。“红山文化研究第一人”郭大顺先生全程把关、严格审稿、反复改稿,小到陶器的纹饰、玉器的制作,大到女神庙的布局、先民的生活场景,都要严格准确,绝不凭空想象。作家最难的是用儿童视角讲考古故事,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在“儿童化与文学化”的平衡上,努力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唤起他们对五千年前文明的想象与共鸣,让这本书既有通俗易懂的可读性,又有触动心灵的思想深度;画家采用全景手绘写实风格,反复多次修改画稿,只为让孩子看到最真实的红山之美。书稿内容通过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红山文化研究院)专家审定,本书出版得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联合推荐,增加了图书的专业性、权威性。

微信图片_20251108130741.jpg

微信图片_20251108130752.jpg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徐政副院长以深厚的考古专业背景,为在场嘉宾和小读者解读牛河梁遗址的文化分量:牛河梁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的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代表,这里出土的玉龙,是中华大地上最早的龙形器物,更是“龙的传人”的文化根脉。但长期以来,考古知识多停留在学术报告与博物馆展柜中,如何让孩子理解“五千年文明”的意义?《古国之首牛河梁》给出了完美答案——它用孩子能懂的语言、能共情的故事、能喜爱的画面,把专业的考古发现转化为温暖的童年记忆,让文明传承有了最生动的载体。

微信图片_20251108130701.jpg

  随后,在场嘉宾一同以视频方式收看了“红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顺先生给孩子们讲的考古公开课。

  在互动环节,来自辽宁省实验学校的孩子首先举手提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徐政副院长笑着解答了孩子提出的考古小问题,现场掌声与孩童的笑声交织,气氛热烈而温馨。

  主办方还宣布了《古国之首牛河梁》取得的重要成果:该书入选“入选2025年辽宁省出版精品专项资金扶持作品”项目。同时介绍了本书特别配套的语音伴读、馆长讲红山文化等视频资料,读者扫码即可观看,实现“图文+视听”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辽少社社长胡运江表示,未来辽少社将继续围绕该书开展系列推广活动,联合博物馆推出“阅读+研学”活动,让孩子边读边参观遗址,听考古专家现场讲解;还会走进校园开展“红山文化小课堂”等系列活动,让更多辽宁孩子了解家乡的文化瑰宝,让更多中国孩子了解璀璨的红山文化,让红山文化的种子在童年扎根。

微信图片_20251108130650.jpg

  最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鲁迅美术学院、辽少社领导及创作团队代表董恒波共同为《古国之首牛河梁》新书揭幕,发布会活动达到高潮。随后,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的讲解中,参会嘉宾共同参观了辽宁考古博物馆,一同进行了一场难得的与珍贵文物面对面的文明考古之旅,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古国之首牛河梁》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读物,更是一座“连接考古与童年、传统与未来”的桥梁,让五千年文明不再遥远,让文化自信在孩子心中悄然生长。本书的出版,不仅是辽少社聚焦历史文化题材在少儿出版领域的新成果,更是以出版之力推动红山文明的普及与传承,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家庭”提供了生动范例。相信这本满载匠心的童书,将带着红山文化的光芒,走进更多孩子的童年,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根脉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高磊】


作者:辽宁经济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