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调兵山市第一小学“唤醒创造”开课啦: 问启思维课堂,创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5-09-05    来源:辽宁经济网

为了唤醒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思维,9月2日,调兵山市第一小学聘请山东省科学教育专家李昌旺老师作为学校科学副校长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集具趣味性与探究性的创造力培养课程。此次课堂教学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通过趣味提问与深度互动,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细节。

图片4.png 

——一问铅笔:破认知,促主动思考

    “铅笔只能写字吗?”课堂初始,李昌旺老师抛出首个问题。学生们从“写字、画画”的常规答案,逐步延伸至“当书签、拼贴画、紧急记号笔”等创意用途。这一环节打破学生对日常物品的固有认知,通过鼓励“大胆联想”,推动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向“主动思考”,正是学校“尊重个体创意,激发内在潜能”教育理念的落地。

     ——再探砖瓦:重多元,践差异教育

    “砖头除了盖房还有什么用?”第二个问题引发更热烈互动。有的学生说“做花盆底座”,有的提议“刻图案当纪念章”,还有学生想“堆成迷你小桌椅”。李昌旺老师对每个答案都给予肯定,不设“标准答案”的设计,践行“差异化教育”——尊重思维多样性,让每个孩子的想法都能被看见、被认可。

——巧思轮胎:联生活,渗实践育人

    “废旧轮胎如何变废为宝?”问题抛出后,学生们的回答紧扣生活:“改造成秋千” “当花盆种多肉” “做运动障碍物”。将创新思维与环保、生活场景结合,既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也渗透“实践育人”理念——让创造力从课堂延伸至生活,实现“学以致用”。

——创改自行车:拓边界,练迁移思维

    在“变废为宝”的讨论后,李昌旺老师以“突破传统自行车设计”为新课题,通过展示“方形轮子自行车”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物品的功能与形态能否重构”。这一环节并非聚焦具体设计细节,而是通过“打破自行车固有形态”的启发,训练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将此前“一物多用”的发散思维,延伸到“产品创新”的深度思考中。这种“从联想走向重构”的引导,正是学校”循序渐进培育创新思维”教育策略的体现。

   ——细究车弊:找问题,立创新靶点

    设计理想汽车前,李昌旺老师以“日常汽车有什么缺点”发起互动。学生们结合观察答道:“油车续航短,跑长途怕没油!” “电车充电慢,急用车时等不及!” “停车太占地方!”此环节以“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发现”,覆盖油车、电车的不同痛点,让创新锚定真实需求,契合学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者”目标。

——设计汽车:落思维,育未来创客

课程最后,“设计理想汽车”任务让学生们的思维成果得以落地。从“续航久的太阳能混动车”到“快充超快的智能电车”,从“可折叠迷你车”到“自动找位无人车”,学生们将发现的缺点转化为创新点。这既是对“发散思维+问题导向”的综合运用,更承载学校“培育未来创新者”目标——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理解创新的意义。  

图片5.png

整堂课以“问题链”串联、“互动”为纽带,用提问唤醒思维,用尊重呵护创意,让每个孩子成长为善思考、勇创造的新时代好少年。(姚静)

【责任编辑:姜皓腾】


作者:辽宁经济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