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映赤城 初心筑辽声 ——沈阳市和平区马路湾街道辽声社区 组织党员共观《731》筑牢初心使
寒意渐浓,初心如炬。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11月19日,辽声社区以“光影传情、红色铸魂”为抓手,精心组织辖区内党员代表,开展红色观影主题活动,集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731》。通过光影回溯峥嵘岁月,用历史唤醒使命担当,在沉浸式学习中凝聚社区党建合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社区治理中焕发新活力。
活动当天,冬日的阳光为社区服务中心镀上暖意,不到集合时间,第二党支部书记武翠英便背着褪色的帆布包赶来,包里装着老花镜和一本泛黄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这是她多年来参加党组织活动的“标配”。“看红色电影得带着‘历史课本’,才能更懂今天的日子来之不易。”她笑着跟社区工作人员说。

步入观影厅,随着历史画面缓缓展开,现场氛围瞬间沉静。当影片中侵略者的暴行、百姓在绝境中坚守的场景映入眼帘时,党员们或紧锁眉头,或悄悄擦拭眼角——这些画面不仅是历史的复刻,更与他们中不少人听闻的长辈经历、亲历的时代变迁形成共鸣。“以前只听父亲说过战乱年代的苦,今天看到具象的历史场景,才更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是一句口号,是无数人用命换来的真理。”观影间隙,张克忠爷爷轻声感慨。

观影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与党员们围坐在一堂,围绕“历史认知与初心实践”展开交流,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有对当下社区工作的理论联结与实践思考。刘凯民爷爷率先发言:“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苦难中汲取初心如磐的信仰力量。我们不仅要自己记住历史,更要把这种力量传递下去——社区要是办红色讲堂,我愿意把书中的知识点讲给社区里的孩子们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番话道出了党员群体在红色传承中的独特价值:他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理论与实践的联结者,能让抽象的红色理论变得可感可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研讨的热度渐渐驱散了影片带来的沉重,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理念与清晰的方向。社区党委书记祝晨总结道:“《731》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今天组织大家观影,就是希望大家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把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此次活动,既是辽声社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践更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生动探索。未来,社区将继续以红色教育为抓手,依托党员的经验优势,推动红色理论融入社区治理、养老服务、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让红色初心在基层实践中持续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姜皓腾】
作者:辽宁经济网